中国天气网讯 据国家气候中心消息,从2014年9月开始的超强厄尔尼诺事件已于5月结束,共持续了21个月,为1951年来最强。预计今年夏季转为拉尼娜状态。
超强厄尔尼诺于5月结束 夏季转为拉尼娜
监测显示,2014年9月开始的超强厄尔尼诺事件在2016年2月之后快速衰减。5月,尼诺3.4区海温指数为0.5℃(见图1),南方涛动指数(SOI)由前期负值转为正值(0.2),表明本次超强厄尔尼诺事件于2016年5月结束。
尼诺3.4区海温指数和SOI指数逐月演变
根据赤道太平洋海洋大气现状,以及国内外多家气候动力模式及统计方法预测,预计赤道中东太平洋海温将继续下降,2016年夏季转为拉尼娜状态。
本次超强厄尔尼诺事件为1951年以来最强
本次超强厄尔尼诺事件2014年9月开始,2016年5月结束,共持续21个月;峰值强度为2.9℃,出现在2015年11月;海温距平累积值为30.2℃。
根据国家气候中心现行业务标准,1951年以来共发生了3次(另两次分别是1997/1998年和1982/1983年)超强厄尔尼诺事件(见表1和图2),本次事件持续时间最长、累计强度最强、峰值强度最大,且尼诺3.4区海温指数超过2℃的历时长,是1951年以来最强的厄尔尼诺事件。
持续时间最长。本次超强厄尔尼诺事件持续了21个月,为历次最长。前期发展慢,并未在当年(2014年)冬季达到峰值,而是在2015年春季(4月开始)后迅速发展加强,11月达到峰值。
累计强度最强。本次超强厄尔尼诺事件海温距平累积值达到30.2℃,超过了1982/1983年(21.5℃)和1997/1998年(23.1℃),强度为历次最强。
峰值强度最大。此次超强厄尔尼诺事件的峰值强度达2.9℃,超过了1982/1983年(2.8℃)和1997/1998年(2.6℃),为历次最大。
尼诺3.4区海温指数超过2℃历时长。本次超强厄尔尼诺事件尼诺3.4区海温指数≥2℃的时间长达7个月(2015年8月-2016年2月),与1997/1998年持平,较1982/1983年(4个月)偏长。
历史上三次超强厄尔尼诺事件特征量对比
历史上三次超强厄尔尼诺事件演变过程对比
本次厄尔尼诺对全球及我国气候的影响
此次超强厄尔尼诺事件造成了全球多地气候异常。受其影响,2015年全球成为1880年有记录以来最暖的一年,全球各地极端天气气候事件频发。非洲的南非、埃塞俄比亚等国出现严重干旱,粮食严重减产;菲律宾、澳大利亚也遭受干旱袭击,美国西部出现史上最严重的干旱;印度和日本等地遭遇极端高温天气。在我国,2015年夏季降水呈现“南多北少”的分布特征,2015年秋冬南方降水偏多,特别是11月广西、湖南和江西等地发生汛情;2016年春季南方降水持续偏多,入汛偏早,暴雨过程频繁。 |